酒店地產尤其是五星級酒店地產,正在逐步成為酒店與房地產這兩個行業的共有流行詞。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這兩個相鄰行業激情相擁呢?
緣由1:五星級酒店市場供不應求
錦江賓館建造于1958年,是成都最早的高等級酒店之一。到2005年,成都掛牌五星級酒店只有3家;2006年,掛牌五星級酒店7家;隨著2007年西藏飯店與望江飯店掛牌,成都掛牌五星級酒店上升到了9家。隨著成都獲得中國最佳旅游城市等稱號,成都的商務與旅游價值在近年來得到了迅速飆升,外來高級人士顯著增多。據統計,當前成都五星級酒店有房間約3000套,入住率通常保持在80%左右。在重要節假日甚至常常出現一房難求情況。在這種供不應求的狀況下,五星級酒店自然成了很多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
緣由2:“土地緊縮”促使地產資本走向酒店
專業人士分析認為,2006年國家出臺 “國六條”,對住宅開發用地要求更嚴。即使到今天,國家對土地的把控也仍然呈現出愈加從緊的趨勢。在這種背景之下,一些已經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的開發商,也開始不得不嘗試改變趨同的粗放模式,而在房地產開發的主業之外尋求穩定的長線經營回報。
成都近幾年城市價值與旅游產業迅速增長。隨著土地尤其是市中心土地越來越稀缺,政府在土地出讓時,對于那些能夠修建標志性建筑、高級酒店的企業自然更為青睞。這對于企業則意味著,只要有能力與水平進行高端商務開發,那么就將可能擁有更多的優質土地資源。因此在國家宏觀與城市微觀的整合需求之中,地產資本便順流而下越來越多地進入高級酒店開發中。
緣由3:高級酒店可成房產“資金盾牌”
進行高級酒店開發的大多為實力雄厚、品牌卓著的資本巨頭。他們有資金與實力做長線投入,而就在追求長線投入的同時,他們同樣看重酒店物業給企業帶來的品牌以及資本盾牌效應。
這種盾牌效應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以酒店的持有,為其他項目開發獲得更多資本護航。地產資本在做酒店的同時一般也在進行住宅或其他形態的物業開發,假如市場受挫,企業資金鏈遇險,那么他們手中所持有的高級酒店就是優質的抵押物業,憑此可獲得大量銀行貸款,幫助企業度過難關。再者,酒店屬于商業性質。根據政策規定,用于銷售的商業地產將被征收高額的土地增值稅。因此企業只要對酒店持有不產生交易,那么項目自然也就避開了土地增值稅的征收,這對于企業而言自然節約了大量成本。在這兩方面的運作之下,那么酒店與開發企業而言,就已經不僅僅是酒店,而是護航企業運作的一個金庫了。
緣由4:以高級酒店帶動相關物業升值
當前在成都,不少企業在建造住宅的同時,也提出建造五星級酒店的設想,并且開始將之實施。如廣州合景泰富地產在城南南部新區以及仁和片區的兩幅地塊,均規劃建設兩座五星級酒店;每日匯城項目也表示將在項目旁邊建造一座五星級酒店。專業人士分析認為,這些企業熱衷于建造高級酒店,在除了以上所分析的三種原因外,其另一目的則在于推動項目的銷售。
隨著高級酒店的建設,且只要經營得當,該片區價值也將得以提升。這對于其附近的住宅項目,也無疑將提升其升值空間。對于企業而言,一則酒店為自己增多了物業,另外還有助于推動住宅項目的銷售,可謂是一箭雙雕的好事。但是關鍵在于,住宅與商業用地性質不同,如果項目性質需要改變,那么開發企業在這方面恐怕不得不多費些心思好好折騰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