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計酒店”的概念
“設計酒店”的形式始于80年代中期,源于世界著名設計師PhillippeStarck,他可以將牙刷變成藝術品,將電視變成玩具。 其設計領域涉及建筑設計、工業設計、包裝設計等,設計的產品從家具、燈具、高科技日用品,到服裝、箱包、食品、汽車,應有盡有。其設計理念是:Wehavetoreplacebeauty,whichisaculturalconcept,withgoodness,whichisahumanistconcept.(將一種文化概念的美麗升華為人文概念的美好)。對環境和人文的尊重是PhillippeStarck的重要風格。法國總統密特朗曾請他設計過愛麗舍宮的內部,在日本設計的一系列風格獨特的建筑使他成為表現主義建筑的代表,還有巴黎高級藝術學院、波爾多機場控制塔等也都是他的杰作。
1990年,酒店業怪杰IanSchrager請PhillippeStarck為紐約的派拉蒙酒店ParamountHotel)進行全面設計,由大堂的桌椅到房間的床柜到浴室牙刷,里里外外,全都出自Starck的手筆。客人住在派拉蒙酒店,就像住在Starck的設計產品陳列室一樣。Starck的名氣加上其風格獨特的設計使派拉蒙酒店成為世界頂級的經典“設計酒店”。從此“設計型酒店”成為酒店業的一個前沿概念。
而作為“設計酒店”概念的定義卻始終未見出處。筆者認為:“設計酒店”是指采用專業、系統、創新的設計手法和理念進行前衛設計的酒店。是酒店產品的特殊形態,是酒店業發展高級階段的產物,是設計文明與酒店文化高度融合的社會人文現象,具有獨一無二的原創性主題,具有與眾不同的系統識別,且不局限于酒店項目的類型、規模和檔次。
2.“設計酒店”的發展
“設計酒店”敢于挑戰現有觀念,樹立休閑新坐標。IanSchrager在美國和英國擁有數家“設計酒店”連鎖,但每間酒店的設計風格截然不同。洛杉磯的蒙德里安酒店(MondrianHotel)位于好萊塢日落大道,力求簡約(minimalist)和寬敞,抽象的幾何線條充分體現著蒙德里安繪畫風格,其中的“空中酒吧(SkyBar)”是好萊塢名流經常出沒的場所。紐約的RoyaltonHotel具有強烈的懷舊藝術氛圍,酒店的外觀就是一座劇院,藝術長廊型的大堂橫跨一個街區,向世界傳遞著“酒店即劇院”和“大堂社交藝術(lobbysocializing)”的革命性創新理念。邁阿密海灘上的德拉諾酒店(DelanoHotel)則因其獨特的半露天式大堂成為建筑經典。倫敦的SandersonHotel被譽為世界上最具嬉皮風格、最性感的酒店。PhillippeStarck的天才設計體現了濃郁的個人風格,使這些酒店成為充滿魅力、樂趣和驚喜的所在。
“設計酒店”由此成為酒店業的一種潮流,許多酒店巨子如AndreBalazs,ChrisBlackwell,BillKimpton等紛紛投資“設計酒店”,以吸引高品味的商務住客和設計愛好者們。
“設計酒店”追求時尚(boutique)、前衛(edging)、精致(sophisticated)和創造性(creativity),這也給設計家們提供了發揮天才的舞臺。例如,美國新奧爾良的閣樓523酒店(Loft523Hotel)體現著著名建筑師FrankLloydWright的“有機建筑”的理念;紐約的MercerHotel具有強烈的波希米亞風格,以吸引SoHo(SmallOffice,HomeOffice)一族的光顧。一些歷史悠久的酒店,如建于1911年的英國藝術之家酒店(ArtHouseHotel)也請名家設計,改建成博物館型的“設計酒店”。國際酒店連鎖集團也意識到“設計酒店”的重要性,紛紛斥巨資專門請名建筑師設計,如Ritz-Carlton酒店在西班牙的巴塞羅那藝術酒店(HotelArtsBarcelona),由建筑師FrankGehry將酒店的外觀設計成泛著金屬光澤的魚形,矗立在蔚藍的海濱,使其成為酒店業和建筑業的經典。
國際酒店訂房公司也注意到“設計酒店”的價值和獨特吸引力。五大國際性訂房網站之一的TravelIntelligence在訂房的分類中專門有一項DesignHotels,包涵全世界的“設計酒店”信息,以吸引那些重視獨特體驗的住客。1993年,美國國際網絡訂房巨頭SynXis公司成立“設計酒店”公司(DesignHotelInc.),創建了DesignHotel(r)網站,第一個月的總訂房量就增加了30%,充分說明了”設計酒店”的市場潛力。
3.“設計酒店”的現狀與前景
“設計酒店”的流行,不僅意味著酒店空間美學的革命,也是現代旅行價值觀的革命。“設計酒店”使酒店不再只是客人旅行時不得不住的地方,而成為客人夢想去住的地方。雖然由于“設計酒店”的投資成本較高,目前的消費者仍然以金字塔頂層的高收入客人居多,但“設計酒店”的經典藝術性使得旅行觀念正在發生變化,吸引著更多重品質重感受的旅客。
但投資“設計酒店”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風險主要在于一旦設計師的創意和水準不能達到預期的經典效果,酒店設計和裝修上的巨大投資會給酒店的經營帶來很大壓力。
目前諸多“設計酒店”都努力成為當地獨一無二的產品類型,甚至成為標新立異的文化現象。但也有些“設計酒店”的經營者并不追求酒店廣泛的曝光率,不熱衷于成群結隊的觀光客,而只關注于特定的強取向性的目標市場。
時至今日,“設計酒店”的概念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延伸。瑞士蘇黎世已經出現了第一家女性“設計酒店”,是著名設計家PiaSchmid的作品,不僅在設計上更加符合女性的審美觀,還可以滿足女性客人的多種服務需求;而在德國柏林,有了專門為同性戀一族開設的設計酒店;日本也有了專為情人設計的電子化管理高度私密的經濟型旅館……“設計酒店”已日漸引領國際發展潮流,在走過工業文明標準化階段,追求后現代化回歸與個性的西方,設計酒店已然成為酒店消費市場的“寵兒”,展示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中國的DesignHotel(設計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