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本刊特約記者 茅天堯
讓味蕾告訴你,有一個叫咸亨的老地方,
品嘗的是紹興美味,感悟的是文化記憶。
讓味蕾告訴你,有一個叫咸亨的老地方,
它是“紹興菜非遺”的保護基地,
還將是“古城讓給世界”的客廳。
曾經,
魯迅的堂叔周仲翔是這里第一任掌柜,
門前的“孔乙已”仿佛在告訴你悠悠百年的滄海桑田;
如今,
依稀懸掛著“孔乙已欠著的十九文錢”賒帳牌,
成了解讀魯迅文化的原典鑰匙。
品嘗的是紹興美味,感悟的是文化記憶。
讓味蕾告訴你,有一個叫咸亨的老地方,
它是“紹興菜非遺”的保護基地,
還將是“古城讓給世界”的客廳。
曾經,
魯迅的堂叔周仲翔是這里第一任掌柜,
門前的“孔乙已”仿佛在告訴你悠悠百年的滄海桑田;
如今,
依稀懸掛著“孔乙已欠著的十九文錢”賒帳牌,
成了解讀魯迅文化的原典鑰匙。

酒店風味餐廳——堂吃

咸亨殿包廂
“多乎哉?不多也!”,魯迅筆下的茴香豆,承載著歷史的風塵,成為不朽的文化之豆,讓人割舍不斷;祈福吉祥如意、團圓和睦,融入濃濃親情的“紹興老三鮮”,讓您滋長鄉愁;色澤棗紅,香酥綿糯,咸鮮甘美,油而不膩的“干菜燜肉”,相傳由明代才子徐文長所初創,這是集民間智慧,授權文長先生代言,耐人尋味,已成為紹興菜的經典;“新釣紫鱖魚,旋洗白蓮藕”,由陸游贊美鑒湖所產的鱖魚清蒸而成的“清蒸鱖魚”,色澤淡雅悅目,味似蟹肉,成為紹興菜河鮮風味代表之作;細嫩醇厚,糟香入味,氳氤酒香的糟雞,始于紹酒之甘美,得民間智慧之勝;雅俗共賞,源于越國復興之典故的油炸臭豆腐,成為“生臭熟香”霉鮮風味的越菜絕唱;被冠以“別饒風味勝一籌”;“八寶菜”,祝福時的必須菜,寓意財運亨通;“鲞凍肉”,取其有“想頭”之意;清純樸實,手法自然,飯焐而成,涵蘊著忠貞愛情的“飯焐肉”,乃是飯焐菜肴中不二的選擇;“醉雞”,意出家和萬事興;霉鮮風味,相傳源于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興國典故。還有文化名宴,“咸亨宴”、“放翁宴”、“臺門家宴”、寓意十全十美的紹興傳統“十碗頭”等,走進咸亨可謂俯拾皆是,文化成為咸亨菜的重要標記。

老三鮮

干菜肉

單鮑大黃魚

油炸臭豆腐

越味龍蝦
面對如此沉浸在文化中的美食,我們怎能不把舌頭武裝成文化范,讓味蕾細細地去品味。
文化使菜品特具魅力,更是一種難得的軟實力,它會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經濟效益。
一脈清光緒,百年新世家。最江南,憶紹興,越菜傳香,魯迅故里老咸亨。

越鄉名宴——十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