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各種類型的賓館、酒店越來越多,但我國其實還從未正式對它們進行分類。昨日,記者從國家商務部網站獲悉,為規范管理,商務部組織中國飯店協會起草了《住宿業態分類》國家標準,截至本月30日前,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按照征求意見稿規定,今后全國的飯店要被分成十大類,且根據檔次不同確定了大致的價格區間。顧客今后入住飯店,將可以更加便捷地根據不同類型和價格各取所需。
十類飯店檔次分五種
該“標準”首先明確界定,“飯店”是指向消費者提供住宿、飲食以及相關綜合****務的企業,酒店、賓館、大廈、中心、旅館、旅店、旅社、度假村等都可以統稱“飯店”。
依據目標客源的需求不同,“標準”將我國的住宿業態分成了十類,分別是:政(公)務飯店、商務飯店、度假飯店、會議飯店、旅游飯店、主題飯店、精品飯店、交通飯店、長住飯店(公寓)和家庭飯店(旅館)。根據提供的服務和價錢不同,“標準”又將各種飯店分成了五個檔次:超豪華型飯店、豪華型飯店、中檔型飯店、經濟型飯店和超經濟型飯店。
更方便顧客按需入住
據商務部專家介紹,未對飯店進行種類劃分前,顧客對自己的入住需求是模糊和籠統的,但種類劃分后卻不同了,會更加方便顧客按需入住。
比如,要從事外交或政府公務活動的賓客可直接在政(公)務飯店里選擇,該類型飯店就是以從事公務接待、會議洽談的賓客為主要服務對象,建筑風格要求莊嚴氣派,餐飲也以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大宴會為主,可更好地向所宴請的賓客展現和推薦地方特色。
“標準”還對五種檔次的飯店價格作了界定,比如,超豪華型飯店的價格一般在區域市場飯店業價格區間中處于最高的5%之內。
建議評星評級合二為一
飯店作了如此劃分,之前的“星級”還算數不?對此,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解釋,“星級”是國家旅游局對酒店檔次進行的劃分,和《住宿業態分類》標準不沖突。
昨日,市內多家酒店表示,“標準”對細分飯店業態、規范飯店行業錯位經營有好處,如果能將“星級”評定標準合二為一,統一實行掛牌經營,將更利于規范飯店業發展,也更便于消費者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