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酒店論壇:中國與世界酒店集團化發展現狀與新趨勢
演講嘉賓陳妙林 中國旅游協會副會長、開元旅業集團董事長
中國與世界酒店集團化發展現狀與新趨勢
——開元旅業集團的實踐
對于世界酒店集團化的發展,需要站在全球的角度來進行觀察和分析。而作為新興市場國家的中國,近年來酒店業發展迅速,發達國家的酒店集團在其傳統市場日漸飽和的情況下,紛紛選擇了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和拓展工作,中國市場成為關注焦點。酒店連鎖化經營與集團化經營的優勢在于: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品格化、網絡化,和物質配送,這些都能給酒店帶來良好的客源與收益,這使酒店的投資人日益認識到酒店的連鎖化經營與集團化經營的要求。因此,對中國的酒店問題分析清楚與否、認識透徹與否才是問題的關鍵,而如何在中國實現酒店集團化發展則是中國酒店業從業者要關心的首要問題。我的演講包括中國酒店集團化現狀、趨勢和開元旅業集團的實踐三個部分。
中國酒店集團化發展現狀
中國酒店迅猛發展,近幾年,每年以22-25%左右的速度增長。中國酒店業為什么能高速發展呢?主要有幾個原因:
一、金融危機帶來第二產業的嚴重過剩
因為第二產業的過剩,政府應將發展第三產業、旅游產業當作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舉措之一。現在各地政府一談到戰略轉型就談到第三產業以及旅游業,因此,政府、央企、民企投資第三產業和旅游業的熱情空前高漲。
二、城市發展帶來房地產十多年來的興旺
眾所周知,從1999年開始,中國國內的房價翻了三倍,有的城市的房價甚至翻了五倍。房地產業的高漲催生了酒店業的投資繁榮。因房地產資本的泡沫化造成酒店產業的泡沫化。
三、通貨膨脹盛行
經濟的發展帶來了通貨膨脹,尤其是金融危機以后。這種通貨膨脹影響了酒店投資業,使得中國酒店業的投資方興未艾。
四、過度投資給酒店業帶來許多危機
1.酒店嚴重過剩,特別是高星級酒店。據我們了解,在建與即將開業的五星級酒店超出800家,兩年以內,中國的五星級酒店超過1,300多家。2.酒店質量標準下降。因部分投資人對酒店不了解,或沒有具備專業的酒店知識,導致酒店硬件不到位和軟件不過關的現象。據不完全統計,央企當中的中石化、中石油不是壟斷,而是擠壓了民營企業的發展空間。3.政府對中心城市旅游的投入過大。4.酒店的過剩導致行業的利潤下滑。由于利潤的微薄,眾多經營公司難受承受自身的運營負擔,也難以進入資本市場進行融資,資本風險大大增強。
中國酒店集團化發展趨勢
中國酒店業投資過熱給酒店業帶來危機的同時,也帶來機遇。未來,中國酒店市場的國際品牌仍占有較大市場,而國有品牌除在資產、資金等方面受惠于政策外,也將在運營管理上獲得較快的發展,民營品牌則仍需要發揮機制優勢,通過與各方優勢互補來發展自己,除以上特點外,未來我國酒店集團化發展趨勢的共性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規模化發展趨勢
“大魚吃小魚、強魚吃弱魚、快魚吃慢魚”使得“強者恒強,弱者恒弱”將是下一階段中國酒店業集團規模化發展的真實寫照。現有的酒店集團,也包括剛進入和計劃進入酒店業的投資者,將通過不斷擴大規模經濟效益和范圍經濟效益,打造實力強大的超級酒店集團,實現規模化、連鎖化競爭優勢。
在規模化過程中,酒店集團將借助多種形式包括地域擴張、品牌擴張、網絡擴張、聯盟擴張,通過市場手段實現酒店集團之間并購將逐漸成為規模化的主流。
二、信息化發展趨勢
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臺,提高酒店集團業務的及時性,實現業務網絡化。在當前競爭階段,信息化已經成為一種競爭基礎,離開信息化就無法有效競爭。信息化的酒店集團可通過互聯網這個平臺為旗下酒店提供網絡版的前臺運營系統(PMS)、后臺管理系統(ERP)、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采購供應管理系統(SCM)、辦公室自動化系統(OA)、中央預訂系統(CRS)、知識管理系統(KMS)、遠程教育/培訓系統(e-learning/training)等集團化服務經營與管理產品,從而使分散的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資源能夠得到有效的使用、開發與共享。酒店的兩好網絡會為酒店帶來多大客源?據我們統計,目前,一般通過網絡帶來的客源達20-25%,國內金陵做得比較好,網絡帶來的客源到12-15%。
三、品牌化發展趨勢
品牌體現了酒店集團對于自身產品、市場的定位,體現了其核心的經營理念和運營思路,未來的競爭將直接表現為品牌之間競爭。酒店集團將通過對消費需求的研究、產品質量的嚴格控制和有效的宣傳活動來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尤其是對于一些規模發展到一定程度的酒店集團,尤其需要進行市場細分,根據需求開發推廣合適的產品和品牌,如果說未來酒店集團的品牌化發展將成為競爭成敗的重要因素一點都不為過。
四、資本化運作趨勢
西方市場從自由競爭走向寡頭競爭用了50-80年的時間,中國的酒店市場不允許這樣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存在,尤其是當前全國酒店投資高漲,供大于求短期內不會改變的情況,誰能夠首先對中國酒店市場進行整合,誰就有可能在最后的競爭中勝出,其中產權方面的整合將是最為重要的方式之一,對資本的依賴非常強。因此,未來以資本運作來進行市場整合的趨勢將日益顯現,且國家的政策將有所改變,胡錦濤主席和溫家寶多次公開表示,要對民企放開,這使得將來國內市場有大的改變。
五、國際化發展趨勢
在“請進來”的同時,國內酒店集團也將嘗試“走出去”。在選擇走出去的地點時,必然要考慮到國內酒店集團的客源流向和國人商務旅游的目的地。目前,錦江和建國酒店管理集團已經在進行國際化拓展的嘗試,主要采取自建的方式進行業務拓展。隨著國內酒店集團實力增強,通過企業、品牌、業務并購等多種方式,拓展國際市場。最終,與國際酒店集團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滲透的競爭格局。
開元旅業集團的實踐和未來戰略思考
經過20多年的發展,開元已經成長為以酒店業為主導產業、旅游地產為支柱產業的大型旅游企業集團。集團已開業與即將開業酒店34家,客房總數11,000間,總資產突破105億元,員工15,000余人。2008年營業收入突破30億元(含房地產業務)。開元位列中國民企500強和中國服務業企業100強,并作為唯一一家民營企業躋身“中國酒店業集團20強”,入選世界酒店100強(第83位),同時榮獲“中國旅游知名品牌”,2008年度中國最受歡迎本土酒店品牌、2008中國十佳酒店管理公司、中國酒店30年最具影響力酒店管理集團等榮譽稱號。“開元”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開創了中國民營酒店集團創馳名商標之先河。開元的成功經營被同行譽為“國內旅游界的一個奇跡”。
我們內部的戰略目標是,到2010年擁有35家以上的高星級酒店,客房數量超過10,000間,保持國內酒店前10強的市場地位,進入世界100強,目前這個目標已基本實現,到2015年擁有65家以上開業的高星級酒店,客房數量超過20,000間,進入國內酒店集團前5強,世界50強。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除了要突破人才、資金等傳統制約外,我們需要做好幾個重中之重的工作。一是加強集團客源網絡建設,通過加大投入來搭建一個包括網站、第三方預定、GDS和電話預定等各種分銷渠道在內的中央預定系統平臺,在此基礎上,通過集團化營銷積累客戶資源,培育酒店集團化核心能力;二是項目拓展工作,要在數量和質量上有更大的發展和突破,要在實現與業主方的合作共贏的基礎上嘗試多元化方式發展;三是品牌建設和質量管理工作,要能把握酒店產品和服務的發展趨勢,不斷進行產品創新和管理創新,以嚴格的標準和良好的市場口碑提升品牌,推動酒店業務持續不斷健康發展;四是充分發揮自身集團的優勢。
中國酒店市場仍舊潛力巨大,我們相信,經過我們的勤奮努力,中國的酒店集團化還會更快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