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是一種使食物保持低溫冷態的產品,但在印度,有一臺冰箱卻溫暖了全世界人的心。那么,作為擁有豐富便利資源的酒店人,比起放一臺冰箱,應該要更多的思考與更多的行動!
和世界上大多數餐館一樣,
Pappadavada每天都會有很多剩菜。
于是這家餐館決定,
與其每天把好好的剩菜扔掉,
不如把它們放進門口的冰箱里,
讓需要的人自由拿取。
做出這個決定的,
是餐館老板Minu Pauline。
一天晚上,
Pauline看見一個無家可歸的女人
在她餐館門口的垃圾桶翻找食物。
那個女人說,
她本來已經睡覺了,
但又餓醒了,只好起來找吃的。
這件事深深觸動了Pauline,
她想,為什么不把浪費的食物給到他們?
沒有浪費,就不會有人挨餓。
帶著這個想法,很快,
她在餐館門口放了一臺冰箱。
每天,她都會用剩菜填滿這個冰箱,
供所有路過有需要的人拿取。
受她這個愛心舉動的感染,
很多市民也會往冰箱里加食物。
這個冰箱7天24小時不停歇開放。
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以拿取食物,
沒有人會問你任何問題,
每天都在喂養著許許多多人。
越來越多好心人往冰箱里放食物,
Pauline都會提醒大家標注投放日期,
避免腐壞不新鮮的食物出現。
這也是當別人問Pauline,
為什么費心放一臺冰箱,
而不是簡單放個籃子供大家拿食物時,
Pauline的回答:為了保證食物的新鮮。
許多好心人甚至買來食物放進冰箱,
對此Pauline并不鼓勵,
她說放冰箱的初衷在于避免浪費,
而不是刺激大家消費更多。
曾經做高薪投行工作的Pauline,
出于對美食熱愛,投身餐飲工作,
現在,她的目標不僅是喂飽餐館顧客,
還要喂飽這個城市里無家可歸的人們。
Pauline說,
“錢是你自己的,但資源屬于全社會。
當你浪費錢時,浪費的是你自己的錢,
但也在浪費全社會的資源。”
她不斷強調著這個質樸的觀念:
“不要浪費資源,不要浪費食物”
同時也用一臺冰箱和她大大的心,
喂養著這個城市里的失意人們,
讓全世界都從這臺冰箱里,看見溫暖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