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本刊記者 楊晏 張鵬
早餐后的喜來登餐廳里,相比前一天亞太領袖經濟論壇節奏滿滿的正式會議,更顯會后的輕快與放松,我們臨時約了馬來西亞的前交通部長翁詩杰先生用一杯咖啡的時間天馬行空的交流了中馬兩國關于旅游方面的幾點認識。
《世界酒店》:我覺得馬來西亞跟中國的南方城市,比如海口、三亞都是比較接近的,您作為前交通部長走過很多地方,認為馬來的旅游酒店業它在國際地位或者亞洲地位上有哪些代表性的優勢?
翁詩杰:這些年雖然我不曾在旅游界呆過,不曾擔任過旅游部門首長,但我跟他們也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我任職過一些部門,尤其是交通部,在這方面主要是民航、海上航運信息很多,還有外事接待,這些單位或者企業交往很多,尤其是亞太地區。我在議會也工作了十年,這些都帶給我非常豐富的人脈資源。
九十年代到馬來西亞旅游的客源還主要是臺灣客和日本客占多數,隨著中國的崛起,到馬來的旅游客到現在是中國客流量一直呈上升之勢,旅游形式也從傳統的新馬泰到現在的會展旅游和自由行。以前馬來西亞旅游業者多是單打獨斗,而現在正是大力發展島嶼之旅的大好時機。馬來西亞有許多島嶼絕對風景迷人,包括海峽兩岸三地向往的東馬沙壩洲,是潛水名勝地,都成為一時之選,趨之若鶩。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地方。總的來說,目前馬來旅游我認為往上發展和橫向發展都有很大的空間,以前發展面比較窄,需要加強橫向發展,同時要多開辟民航航線。我極力主張中國國內一些有實力的民營航空多開辟馬來西亞的航線,目前馬來的航空公司僅限于南航和廈門航空,很多地方現在都沒有直航,不要只盯著吉隆坡,還有好幾個可以直飛的目的地。就好比紅海藍海策略,大家都往紅海擠,其實還有藍海。
我個人認為由政府搭建舞臺,再由民企來唱戲。關于政府的政策支持,我從體制里出來是知道的,其實還是中外有別的,每個國家的做法也不盡相同。有的是由政府主導,有的是政府先看企業做的怎么樣,再做計劃。就像昨天我在論壇上發言提到的,中方到外方去做投資開發旅游業務,有些是不能讓外方獨占大股,一條龍全包,這是不好的,必須充分利用當地有用的資源,不能用中方的慣性思維去單向看問題。在商言商,雙方的關系要想走得遠,說白了就是要好好利用當地有效的關系資源和空間。
《世界酒店》:馬來哪個區域未來發展的勢頭更好一些?吉隆坡的投資是否已飽和?檳城如何?
翁詩杰:吉隆坡的投資還有空間,檳城地小是事實,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大家都知道森林城市,是一個新的開發特區。很多人對其地理不太了解,新的區塊還沒有正式開拓,森林城市至少還有一二十年才能完全開發,當然還是有很大發展空間的。
《世界酒店》:中國海南是一個島,馬來西亞是個島嶼國家,兩個地方應該有一定的共性,您對海南的旅游業發展有什么好的建議?
翁詩杰:我的祖籍是海南的,旅游是最好的,海南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海洋文化,發展休閑產業,會展是一個方面,昨天會上有人提到金融,金融可以做,但是需要一些條件,比如深圳,還有填海等等。這幾個點需要中國內地去協調下,海南也可以做。這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
《世界酒店》:中馬兩國旅游的出入境人數目前是怎樣的一個趨勢?有沒有達到一個平衡?
翁詩杰:目前我手頭上沒有最新的數據。但是我知道都在增長。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到馬來的人數是一個增長的趨勢。近一年多由于馬幣的疲軟,馬來人的旅行成本增高,勢必會有一些影響。對海南來說,跨海陸路的在建是個好事,海運游輪也是很好的發展方面。這些年我也在觀察,資源很重要。我不一定是這個行業的業者,但我有許多擁有這些硬件資源的朋友,他們本身就擁有地產,包括酒店。島嶼開發是一個方向,有的島嶼沒有對外開放,連本國人都為之驚艷。這些島嶼并不是人們想象中的原始狀態,正在逐步開發,其實真正要開發的主要以基礎建設為主,當然也有一些是相對成熟的。
《世界酒店》:就目前中馬的不冷不熱的外交來說,政治局勢對兩國有沒有什么影響?
翁詩杰:這個跟其它的國家不太一樣。雙方的領袖在于政策上的交往,問題就在于兩國的當地官員的跟進和對接,要不然就缺了臨門一腳。在國際舞臺上,馬來和中國的交往還算是友好的。關健還是中外當地官員的思維方式不同,對接上還是需要先了解對方的心態和民族文化,否則某一方花的力氣就要大很多。如果單從經濟角度來說,中方當然可以不在乎,但從綜合立場來看,就必須看重馬來的重要地位。
【鏈接】翁詩杰履歷
誕生日期與地點:1956年11月22日于馬來西亞吉隆坡
國籍:馬來西亞
祖籍:海南文昌市冠南圩下坡村
教育背景:1977-1981年,攻讀馬來亞大學機械工程系,本科畢業。1990年代,先后獲得下列大學頒予榮譽教授職銜:中國南京大學、海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2008年,榮獲大英帝國City & Guilds國際技能水平認證機構頒予院士(fellow)的榮銜,成為馬來西亞首位該機構的院士。(查該機構擁有幾近130年的歷史)2011年,榮獲英國桑德蘭巿大學(University of City of Sunderland)頒予榮譽教育博士榮銜。
工作與黨政經驗:1981-1986年,全職工程師,任職于民營大企業。1986-1989年,部長政治秘書。1987-1990年,馬來西亞華人公會青年團全國中央委員。1990-1999年,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副議長、馬青總秘書、馬華全國中央委員。1999-2005年,馬青總團長、青年及體育部副部長。2005-2008年,馬華副總會長、高等教育部副部長。2008-2010年,馬華總會長、交通部部長。1989-2013年,當選六屆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議員。2015年迄今,馬來西亞民族中興基金會會長。2016年迄今,馬來西亞中國絲路商會創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