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00家分店,到500萬會員、吸引逾2億資本投入,經濟型連鎖酒店的“后來者”—“7天”,短短4年之內,扶搖直上,躍然成為業界的一股新的領袖力量。
即便金融海嘯席卷之下影響較大的酒店行業,“7天”似乎依然“置身事外”,而這個核心團隊無一人有經營或管理酒店經歷。“7天”的戰術在他人看來,尤顯獨特。作為7天連鎖酒店集團的領帥鄭南雁給自己定下了2009年的目標:再開150-200家分店。當前的金融危機在他看來,并不是只有“危”,而恰恰正是和競爭對手“差距拉大”的最佳契“機”。
鄭南雁
7天分店大堂
7天分店客房
“危與機” 資本市場
《世界酒店》:您是如何看待當下“金融危機”對連鎖酒店行業的影響?
鄭南雁:我并不認為當前的“金融危機”就是一個很大的壞處。可能對某些企業來說是100%影響,對另一些企業來說有好有壞,原來沒有“危機”,行業發展總體以好為主;“危機”來臨,我們或者同行,都會適當減慢發展速度。跟自己比,可能相對速度減慢一點,但和別人比,反而差距會拉大。從這個角度來說,“危機”可能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機會。另一方面,外部經濟大環境不好,客人可能更多考慮選擇實用實惠的酒店;還有就是一些成本降低,包括物業等成本會下降。在連鎖酒店行業這些投入成本的下降,享受收益期都會持續10-20年。當然我不會認為“危機”是件好事,但也不會是很壞的事情。
《世界酒店》:資本市場為何如此青睞7天?您用什么來說服這些投資人?
鄭南雁:事實上,千萬別企圖想如何說服這些專業投資人。你越想說服,人家反而會越有防范心理;另外,這些投資人研究過很多企業,很有經驗,他們有一套自己的評估體系,有自己的評判價值點。有些投資人看重的可能是短期收益,但有些投資人可能更看重企業的長遠,會關注企業內在的基礎。很難有一套招術來說服這些專業的投資人,因為他們研究你,比你研究他們多,事前你根本不知道他們要什么,事后開董事會才知道他們想要什么,看重什么。比如英聯投給7天的那筆6500萬美金,可能是我們有點運氣。在當時市場環境下,換作別家企業,英聯可能就會選擇不投,而他們看重的東西7天剛好有。對我們來說,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注重自己的積累,知道什么就說什么,不知道的就不要亂說。比如我是CEO,可能在財務方面有不了解的地方,那還不如老實告訴對方,這塊我不是很了解,而我們的CFO會更加清楚。他們投資7天,從微觀方面看,他們比較看重人,看重管理團隊,注重管理人員的務實和開放作風。當然,要得到投資還要有一些運氣的成分。從宏觀方面看,7天做的都是實用性產品,面向消費者的大眾服務類產品。此外,7天可能是這個行業內“系統”做得最好的一家。
“系統” 管理
《世界酒店》:這個“系統”是7天的“鼠標+水泥”概念嗎?
鄭南雁:“系統”不僅僅是我們的IT系統,還包括內部管理系統,運營系統和每個分店、業務流程、會員管理制度,還有決策人員觀念和想法。我們公司遇到問題喜歡一起討論,而不是單一領導層做出決定。
《世界酒店》:在經營管理這塊,圈內都知道7天的店長權力很大,成本控制都由店長自行支配,公司不會作太多干涉,那么7天如何規避這種經營管理可能出現的風險?
鄭南雁:這種模式是7天把整個運營系統搭建完善后才建立的,剛開始,7天也是由運營總監來監管,后來一步一步改變過來的。很多人認為7天管理太扁平化,沒人監管,店長授權過大,成本控制由店長自己決定,風險高。其實不然,打個比喻,7天并不是一輛越野車在那里亂開,它是基于一個城市完善的交通系統上,方向盤在司機(店長)手上,但有一定交通規則來規范他。他(店長)的目標是公司溝通過的。一個店長要承擔一個方向性的目標。我們系統很完善,比如房價系統,都是電腦統一的,不能任意修改,這樣能很好地保障客戶的利益。客人進來“嘴皮子”高的就便宜,反之則貴,在7天這里是不會發生的。至于店長具體怎么去執行,個人積極、鼓勵員工、嚴謹作風等都屬于個人管理風格,只要能使客人滿意就好。當然還會有管理人員和監督設備進行監督,并且前期對店長還有一系列的培訓。7天監督系統非常嚴密,每個月我們都會收到幾萬份的客人意見,都將會統計、分類,并進行處理。
《世界酒店》:作為連鎖酒店的CEO,您認為個人的管理方式和其他連鎖酒店老總有何不用?
鄭南雁:他們有自己的管理方式,我有我的思維方式,我不認為領導一定是最重要的管理角色。我一直強調“系統”,但是這個“系統”是有區別的,大部分公司的“系統”是自上而下,7天的策略和方向是自上而下,但動力和監督管理則是自下而上的。自下而上,你的領導作用就下降,領導只需制定政策與體系指導員工如何去做,我不會突然哪天對某位中層領導指手畫腳說,這個怎么樣才對。7天傾向一個相對公開自主的體系,而不是單方面強調執行力,降低風險度。連鎖酒店行業的經營不是一筆幾個億的生意,而是幾百筆、幾萬筆生意積累的,面對的業務不一樣。比如7天網站上客人的投訴,公司內部是絕對不允許篡改,擺在上面等于反向監督。監督的力量自下而上,有監督就有動力,做得不好并不是老板,可能是你的員工你的客服。而很多其他公司只是老板領導考核員工,老板覺得員工做得好就好。
藍海 戰略目標
《世界酒店》:外界紛紛報道現在連鎖酒店逆市擴張,開始新一輪的跑馬圈地,7天下一步目標是什么?
鄭南雁:當然,我們會保持不停擴張的態勢,但由于基數大了,相對增長率可能會比原來慢一點。但就絕對數來說,每一年應該都會比上年更高一點。具體數量,今年我們大概開出150-200家店,到年底,大概開業總數近400家。
《世界酒店》:在市場定位上7天將來會不會有調整?比如,提高價格?
鄭南雁:短期不會,我知道很多同行品牌定位也會調高調低,但定價高的都不太成功。我覺得,相對更高的市場還是有的,不過如何做,目前業內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辦法。
《世界酒店》:您的創業初衷是什么?
鄭南雁:這個問題也常常被人問起。其實真的很簡單,就是看重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龐大的消費潛力。還有就是我個人的系統優化觀念也適合連鎖酒店行業。總結就是:一是有市場,二是有能力。
財富與生活
《世界酒店》:你個人有沒有一個具體的財富目標,比如,認為賺多少錢才夠?
鄭南雁:沒有,我認為自己的錢夠用就好。
《世界酒店》:那么,多少錢才叫夠用?
鄭南雁:某個角度上來講,錢永遠都不會夠用的。當然,我沒有一個很明顯的數字目標,不管7天將來能否上市,我想大概能排到這些富豪里面吧。不過,賺錢到一定程度后,剩下的只是一個數字游戲,比如5億和8億其實對個體而言并沒有多大的意義。我們都是讀書人,會有一些其他的理想。當然賺錢我也想的,但現在想得更多是如何把公司做好,把自己的管理理念寫成一本書籍。7天現在可以養活很多人,可以稱為好的公司吧。
《世界酒店》:作為公司老總,你如何處理工作和生活的關系?
鄭南雁:我覺得現在挺好,除了出差,如果在廣州,我大概有70-80%空余時間回家吃飯。我很少花太多時間出去應酬。我覺得經營公司,只要你思維方式夠好,保持足夠的勤奮度,它也是社會的一部分。公司內部的競爭力,包括員工的士氣,公司文化,利益的分配,還有系統整體規劃,公司的CEO對某個事情的判斷不起根本性的作用,當然好的判斷會有幫助,但我更強調系統的作用。我會鼓勵女員工在公司留職生小孩,因為連鎖酒店行業本來就是勞動服務密集型行業,如果連人家生小孩都養活不了,那這個公司干脆關掉算了。
逆向思維
《世界酒店》:7天作為經濟連鎖酒店行業后起之秀,您是否感覺更大的危機感和壓力?
鄭南雁:危機永遠都有。7天本來就起步較晚。實際上,任何公司,在競爭環境下危機意識都是應該有,哪怕現在排第一,其實危機感跟你所處的位置并沒有什么關系。做公司,光擔心和感覺有壓力沒有用,唯一能做的就是三件事:第一,關心消費者需求,去研究公司的經營策略能否創造價值;第二,關注時代進步,科技進步能否會導致人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各個方面的改變,7天就是抓住互聯網的優勢而成功的;第三,就是內部的競爭力,包括運營模式、組織結構、公司文化。做好這三件事,哪怕你不想擴大,資本也會來追你。你自然不會怕競爭、怕對手。盯著對手你也學不到什么,對手盯著你也沒有用。
《世界酒店》:有沒有想過7天往后發展到底要做多大?您心目中7天的目標是什么?
鄭南雁:這些我們都設想過。不過后來,在研究公司怎么樣更穩健、更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思路開始有所調整,就是在因果的問題上采取逆向思考的方法。以前我們都是假設7天能做到多大?現在反過來了,通過不斷了解客戶的需求,根據市場需求迫使我們要開到多少家。當初7天在廣州一下子開到8家,從來沒有哪家連鎖酒店在一個城市迅速密集型開設這么多家(大都是分開城市逐步擴張)。結果,7天在廣州面臨的問題是,天天被投訴,因為訂不到房間,這樣迫使我們繼續在廣州這個城市開到30多家。當然,在未來3-5年里計劃開到1000家是很正常,但是這些數字沒有太大意義。所以,我們認為應該回頭去思考,根據消費市場的需求,市場有多大,我們就做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