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7月17日—18日,第四屆世界酒店聯盟大會暨第八屆世界酒店論壇、第七屆世界酒店•五洲鉆石獎將在北京國際飯店隆重舉辦,為此《世界酒店》雜志記者于3月23日專程采訪了北京國際飯店總經理楊金山,就中國新形勢下酒店經營的轉型與發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地交流。
訪談中,楊總的諸多真知灼見讓人受益匪淺。楊總認為新形勢下中國酒店最重要的就是轉方式、調結構、創新升級。除了要對接好已經“量縮價減”的政府市場以及做好酒店自身的轉變之外,要著重關注兩個市場:國際市場和百姓市場,因為日趨一體化的全球經濟需要國際視野,而且中國旅游業已進入“大眾消費”階段。談到北京國際飯店的品牌塑造和發展經驗時,楊總特別強調了關愛員工的重要性,并指出這是國際飯店在近30年的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條經驗。
詳細內容見以下專訪全文: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General Manager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Hotel
The 4th World Hotel Conference, the 8th World Hotel Forum and the 7th World Hotel•Continental Diamond Award will be last from July 17th to July 18th, 2015 in Beijing International Hotel. World Hotel representatives have therefore visited and interviewed Mr. Yang Jinshan, General Manager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Hotel in March 23rd,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otel Oper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Mr. Yang elaborates his enlightening outlooks and idea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which is transfer the mode, adjust the structure, innovate and upgrade, connect with the shrinking government market and prepare for the hotel transformation is one thing, international markets and the mass is another. The integrating global economy is calling for a global vision,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has embraced the phase of “mass consumption”. Mr. Yang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n “caring the staff” when talking about the brand shaping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Hotel, he also points out one of the most crucial experiences during the 30 years of the hotel’s development.
Please note the interview for details:

中國新形勢下酒店經營的轉型與發展
——訪北京國際飯店總經理 楊金山
本刊駐北京記者│王賢臻
北京國際飯店位于北京市中心、長安街中段,面積13萬平方米,其中主樓面積10萬平方米、會議中心3萬平方米、客房近千間、不同風味的餐廳八個、會議室近四十個,其中星光匯是長安街上唯一一家可以360度俯瞰京城的旋轉餐廳。先后獲得“五星鉆石獎”(美國飯店業協會頒發),“旅游紫金杯”(北京市旅游局授予)以及“北京市十大品牌”等榮譽稱號,是國際飯店餐飲市場的一顆璀璨明珠。——訪北京國際飯店總經理 楊金山
本刊駐北京記者│王賢臻
2015年7月17日—18日,第四屆世界酒店聯盟大會暨第八屆世界酒店論壇、第七屆世界酒店•五洲鉆石獎將在北京國際飯店隆重舉行,為此《世界酒店》雜志特別就相關問題采訪了北京國際飯店總經理楊金山。
《世界酒店》雜志:“在外資品牌強勢的酒店行業,一家由中國人自行管理的五星級酒店始終綻放耀眼光芒。它以優質的會議服務和中外美食成為首都服務業的一顆明珠。”這是2012年,北京國際飯店當選北京十大商業品牌(已連續多年當選)時的頒獎詞,我想咱們國際飯店不僅是首都北京而且是中國乃至全球服務業的一顆明珠。在此楊總可否給我們簡單介紹下,開業于1987年的北京國際飯店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又有哪些發展的經驗呢?
楊金山:北京國際飯店的成立伴隨著中國旅游業的全面開放。實際上,早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的1978年,為適應國家改革開放的形勢和中國旅游業發展的需要,這年7月,中國國家旅游局就已決定在長安街上建設北京國際飯店,并于1984年奠基開工,1987年12月27日部分建成試營業,1991年8月18日正式營業,當時國際飯店隸屬于中國國家旅游局。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開展,中國旅游業進入高速發展期,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轉變,北京國際飯店也適時的進行戰略調整。1999年5月20日,按照中央“政企分離”的有關政策,北京國際飯店從中國國家旅游局脫鉤,正式成為首旅集團成員企業;2000年,北京國際飯店從四星級飯店升為五星級飯店;2008年成為北京奧運會簽約飯店;2010年開始,國際飯店成為了全國兩會有史以來最大的駐地;2014年5月成為首旅建國品牌的旗艦店、首旅集團下屬的著名企業。
這是我們北京國際飯店發展的大概輪廓,實際上國際飯店在近30年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諸多變化,也“轉”了好多次。總結起來,我覺得最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關愛員工,員工得到實惠了,看到希望了,企業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
《世界酒店》雜志:隨著中國國家八項規定的深入實施以及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日益突出,政府市場“量縮價減”,高星級酒店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會議和餐飲收入,中國國內不少星級酒店面臨虧損甚至倒閉的風險。作為中央采購的定點酒店,國際飯店更是難以“獨善其身”,據了解僅2013年國際飯店的政府市場收入就減少了3000多萬元。楊總是如何認識這一問題的?政策變化了、形勢變化了、市場變化了,以及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消費主體的改變和中國旅游業進入“大眾旅游”階段,應對這些變化北京國際飯店又有哪些好的思路和做法與大家分享呢?
楊金山:的確,新常態下形勢變了、問題來了,怎么辦?現在許多事物都在“轉”,跟著政策“轉”,跟著網絡“轉”,跟著新興事物“轉”,我想國際飯店最重要的就是轉方式、調結構、創新升級。為此我們著重處理了兩個問題:第一政府市場以后怎么接?2014年上半年,我們把國際飯店三萬平米的會議樓從五星級酒店中分離出來,更名為“北京建國國際會議中心”并單獨辦理營業執照,解決了“五星級”不能接待政府活動的限制問題,減少了政府市場收入的損失。我們不僅接待了文化部2014年中國圖書館年會1800人的活動,會議中心還作為會場供貨方進行了北京市政府集采名錄的補錄工作。第二減少的收入怎么補?首先我們從自身出發找解決辦法,首旅集團有很多項目、很多品牌,比如首旅建國、安麓等等,還有環球影城,這些項目辦公區分散在京城各處。我們將部分客房改造成辦公樓,把他們請到國際飯店辦公,一年的租金可以達到上千萬元。同時,我們還從市場上找商機,著重關注兩個市場:
第一,國際市場。依托首旅建國的品牌優勢,我們強調國際化視野。國際飯店的會務功能比較全面,會場大,而且還有400多個停車位,有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2013年我們開始使用Delphi國際化會議管理軟件,把國際飯店近四十個會場,全面推廣到國際平臺上。國際會議組織在網上尋找酒店的時候,能夠很快了解我們的接待實力。在這方面我們成為了內資酒店的第一家。使用了Delphi之后,緊接著我們就承接了第46屆國際互聯網大會。客人來自160多個國家,共計1500余人。一周的會期,90%的外賓,給國際飯店帶來了1500萬元的收入。接待期間,飯店收入連創新高,影響甚至還惠及到附近的好苑建國、長富宮、星巴克、賽百味等。
第二,百姓市場。目前,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就是政策和互聯網。另外,80后、90后逐漸成為消費主體,他們的習慣和愛好決定著市場的走向。人們的消費觀念變了,從花錢買排場、好面子變成重實惠、重品質。對此,2014年,我們把轉型的調子定為“老百姓的國際飯店,高品質的體驗”。突擊婚宴、家宴、推出百姓消費得起的五星級自助餐等產品。2013年開始,我們以“五星百姓自助餐”為賣點,推出霄云廳海鮮自助,讓老百姓吃到物超所值的高品質美食。我們的思路是:接地氣才能有人氣,有人氣才能有生氣,有生氣才能有財氣!
《世界酒店》雜志:“接地氣才能有人氣,有人氣才能有生氣,有生氣才能有財氣”,楊總這話說得太好了!那么咱們北京國際飯店是如何接地氣、聚人氣、生財氣的呢?
楊金山:對于這一問題我們有很多切實的舉措,我還是給你舉個例子吧!現在老百姓最關心的是健康的問題,看病吃藥、買保健品特別舍得花錢。有位專家說:“不經過保健的活70歲,經過保健的活90歲”。從老百姓的消費思路上來分析,在對政府“發展健康服務業”的相關文件進行研究之后,我們打算做一個特殊的嘗試,就是“星級酒店+康復保健”。醫院看病難,已經成為社會性的問題。好不容易掛上了號,看上了病,住了院,吃不好、喝不好、環境也不好,需要治療的病人不會有好的心情,而吃好、喝好、住好都是恢復健康必須的條件。我們打算把醫院、酒店兩方的優勢有機結合,把高端體檢、療養康復請進酒店。第一,提高了醫院的軟硬件服務條件;第二,分流了病人,讓有個性需求的人群,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第三,解決了國際飯店客房數量大、資源空置、影響創收的難題。一舉三得!
《世界酒店》雜志:作為業內著名的五星級酒店,北京國際飯店是如何打造自身品牌的?又從品牌效應與品牌轉型中得到了哪些實惠?楊總認為一直以來北京國際飯店的良好運轉有哪些可資借鑒的管理理念與運營方式?
楊金山:北京國際飯店座擁長安街,鳥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東西中軸線,十里長街中段,與紫禁城、天安門廣場近在咫尺,區位優勢本來就很明顯。作為北京八十年代十大建筑之一,已成為首都的標志性建筑并享譽國內外。優越的地理位置、可觀的接待吞吐量、功能完善的設施、良好的服務使它成為中央國家機關、北京和外省市、外國駐華機構、商社、代表團舉行各種會議、活動、宴請和下榻的重要場所,承辦接待了一系列國內外重要會議及活動。再加上各國政要及知名人士的到訪及下榻也提升了北京國際飯店的品牌知名度。
當然品牌的打造也離不開“國際飯店人”自己的努力和管理服務理念的不斷創新。特別是國際飯店在進入首旅集團后,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現代化經營管理體系,提升了飯店的核心競爭力,使北京國際飯店成長為一個具有勃勃生機與活力的市場主體。國際飯店嚴格遵循向管理要效益的指導思想,注重對管理層財務知識、數字意識的培養和強化,用數字說話,用指標說明。強調用數字來經營管理企業,用數字來判斷管理優劣,用數字制定計劃和進行控制,用數字評定績效成績。與此同時,國際飯店把苦練內功作為應對市場不利因素重要手段,從自身點滴小事出發,從節能減排做起,從細節管理抓起,從節約筆墨紙張開始,從節水節電出發,深入實施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盈利能力和造富水平。
品牌及品牌效應給了國際飯店更有效的市場通行證。我講個例子。2014年8月底,我們接待了IBM的大活動。人數超過2200人,用房100多間。這種狀況在這個時候很少有。先說說這個活動怎么來的。其實,國際飯店一直以來就跟IBM多方面接觸。往年我們使了很大的力氣,IBM只給我們一個小會。因為我們不是品牌連鎖,進不了人家的集采名單。這次活動,我們以首旅建國品牌旗艦店的身份,與IBM正式簽訂了長期合同。首旅建國在全國共有近100家酒店,而且它的輻射面還在不斷擴大。基于品牌的力量,我們終于在商務市場上有了可喜的進展。IBM的活動讓我們看到,進入商務市場需要的身份證就是連鎖品牌。在向首旅建國的這個品牌的轉型上,國際飯店受了益,我們的員工也看到了實惠。
《世界酒店》雜志:當今的時代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也是知識經濟時代,科技與人才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日益顯現,北京國際飯店是如何實施人才管理的?又有怎樣的人才發展戰略?楊總對國際飯店未來的發展又有怎樣的愿景呢?
楊金山:北京國際飯店根據自身特點、針對市場狀況,在 “干事創新文化”的帶動下,著重提高管理團隊的執行力,在職責方面強調管理人員“在其位謀其政”、誰主管誰負責、責任權力一致;對管理人員提出“四盡”的敬業精神和工作作風,即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盡心”就是要用心想事、勤于思考,認真分析,理清思路,敢于創新;“盡力”就是要全身心投入,多做奉獻,不計得失,努力干事;“盡職”就是要忠誠地履行自己的工作義務和職責,盡職于自己的企業和崗位,為企業的發展干成事;“盡責”就是要有對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要有責任心和使命感,要能吃苦、多做事、勇于承擔責任。
與此同時,北京國際飯店把“以人為本”落實在實處,提出“關愛員工就是關愛父老兄弟姐妹”,努力打造和諧企業的良好工作氛圍,讓員工充分感受到企業的溫暖與家一般的關懷。在培育現代企業文化的同時,也注重培養優秀的后備人才隊伍,自飯店成立以來,先后派出幾十名管理人員分別前往美國、瑞士、菲律賓等地學習進修,全面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北京國際飯店通過統籌安排,每年都對各部門員工進行針對性較強的實踐培訓。每年年初,各部門都制定出全年的培訓計劃,針對部門的實際情況和特點認真實施和貫徹執行,有力地推動了部門的各項工作,使員工的服務更加專業化和訓練有素。通過整章建制、完善崗位職責及大規模的、形式多樣的內部培訓,使飯店員工的思想觀念、職業道德、服務水準和接待水平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國際飯店通過以上方式充分發揮人才戰略,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夯實基礎。
至于發展愿景方面,國際飯店將以“發揚優勢、扭轉劣勢、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為核心,以會議服務為主攻方向,以商務市場為依托之本,以國際飯店為品牌支撐,爭取實現國有資產最大化,力爭成為長安街上高檔會議型品牌酒店,全面提升酒店的經濟效益,努力成為首旅集團酒店板塊中的一個亮點、一塊招牌、一面旗幟。
楊總最后說:“新形勢下,酒店業面臨轉型與發展的難題,但無論如何轉型,轉了要“行”!轉了“不行”,就不是轉型!相信,只要我們跟著政策轉,圍著市場轉,與大環境保持一致,無論競爭多么激烈,變化多么復雜,我們都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