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它很多行業所面臨的情況相似,對備受經濟衰退、政局動蕩等挑戰困擾的全球旅游業來說,中國正成為巨大的希望。盡管在世界其它地區面臨困境,但全球大部分的大型連鎖酒店集團還是大舉擴張在華業務,并且頻頻進入中國的三、四線城市。
作為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團之一,萬豪國際(Marriott International)截至今年年底在中國經營著60家左右的酒店,橫跨6個品牌,并且將在未來五年內把這一數字翻番至120家——這是萬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小馬里奧特(JW Marriott Jr)日前來華時向筆者透露的。小馬里奧特表示:“可以說,中國是當今全球最引人注目的旅游市場。中國蒸蒸日上的旅游業今年吸引了21億人次的國內外游客,相比2009年增長12%。未來十年內,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國際游客來源國和頭號旅游目的地”。與此同時,在全球經營著1000多家酒店的卡爾森(Carlson)酒店集團,正以更快的速度在中國擴張。目前卡爾森在中國擁有10家左右酒店,另有10多家酒店在建。最近幾個月,萬豪國際集團將在大連、珠海、昆山和杭州等城市新開酒店;而卡爾森酒店集團也已簽訂協議,將著手經營無錫、沈陽和惠州等地的一些酒店。
擁有索菲特(Sofitel)、鉑爾曼(Pullman)、諾富特(Novotel)和美爵(Grand Mercure)、美居(Mercure)等品牌的歐洲雅高酒店集團(Accor),計劃僅今年即在中國新開17家酒店,它的目標也集中在三、四線城市。而擁有喜來登(Sheraton)、威斯汀(Westin)和瑞吉(St Regis)等品牌的喜達屋國際酒店及度假村集團,目前在中國經營著50多家酒店,另有70多家酒店也正處在開發和建設中。中國是喜達屋在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如果保持目前勢頭,到2012年時,中國將成為該集團在美國本土之外的第二大市場。以客房數計,總部設在英國的洲際酒店集團(InterContinental Hotels Group)是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團,它在中國經營著洲際酒店(InterContinental)、皇冠假日酒店(Crowne Plaza)和假日酒店(Holiday Inn)品牌下的120多家酒店,另有100多家酒店也正在開發中。
在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管理與特許經營約7200家酒店的美國酒店業巨頭溫德姆酒店集團近日也表示,未來五年將把中國作為公司在亞太地區發展的重要市場,并計劃在中國各線城市開設多家不同層次的酒店。該集團亞太區總裁康雋先生近日對媒體表示,中國作為增長迅速的經濟體,不論個人旅游或是商務旅行的數量都在不斷提升中,這為酒店業發展提供巨大動力。康雋說,目前集團已在中國開設約270家酒店,并計劃未來加速在中國設立新酒店的進程。總部設在美國新澤西州的溫德姆酒店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多元化酒店集團,旗下有超過10個品牌,其中既包括五星級高端度假酒店品牌,也包括面向普通消費者的速8等經濟型酒店品牌。康雋表示,鑒于集團經營的酒店涵蓋范圍廣,可以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未來集團在中國的發展不會僅僅局限在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而會同時在二、三線城市甚至四線城市設立適應大眾需求的各種類型酒店。
近日,筆者與洲際酒店集團大中華發展總監朱小剛先生、朗廷酒店集團發展副總裁關銘煊先生等國際酒店集團具體從事項目發展的人士交流時,他們也透露,“最近我都是全國各地飛,馬上又要去張家界了,很多地方邀請我們去看項目,接下來我們發展的重點將會是像張家界、連云港、南通、鎮江等等這類的三、四城市及一些旅游城市”,而被問到為何將目光投向三、四線城市時,都不約而同的回答到:“首先是中國現在是各國際酒店集團發展的重點市場,而一線及一些重點城市酒店布局已滿,可供發展項目已較少;其次是地方各級政府政績及招商引資的需要;再次是一些大型地產商綜合項目的酒店配套需求;最后是一些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能力也很旺盛,為我們國際品牌酒店發展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國際酒店集團大舉進軍三、四線城市的同時,酒店經營者們也擔憂,他們在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能否找到合格且訓練有素的員工,而且相對而言,國際豪華酒店和度假村在中國三、四線城市還是新生事物。雖然大多數國際酒店集團在中國都實施了大規模的培訓計劃,但是在招聘和挽留合格人才方面依然困難重重。與此同時,這將給民族酒店品牌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