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稱,多元化激進恐將傷害星巴克“咖啡專家”核心品牌價值
羊城晚報訊 記者譚超報道:這邊廂,麥當勞正力推麥咖啡;那邊廂,星巴克卻賣起面包來。近日,星巴克發聲明稱將出資1 億美元收購烘焙商Bay Bread 旗下的法式面包連鎖店La Boulange。最新消息還顯示, 星巴克旗下首家茶坊Tazo 也將于今年10 月開業。
有評價稱,此舉意味著從咖啡起家的星巴克正悄然向食品零售過渡轉型。不過, 有業內人士向羊城晚報記者指出,多元化激進恐將傷害星巴克“咖啡專家”的核心品牌價值。
品牌形象受傷在所難免
事實上,去年星巴克已將沿用多年的去掉“STARBUCKSCOFFEE”字樣,并稱將不再局限于咖啡店的經營,而嘗試著創立除咖啡以外新的數十億美元的產品。其豪砸1 億美元收購的的產品,主要包括燕麥、牛排三明治和有機面包。
2010年12 月, 星巴克創始人兼全球霍華德舒爾茨已提出, 星巴克計劃收購大型或者小型的公司,以幫助星巴克擴大在袋裝咖啡以外的消費品的推出。未來在超市餐廳和酒店等各種渠道,都將出現更多星巴克品牌的產品, 除了袋裝咖啡、茶和VIA 速溶咖啡外,還有其他瓶裝飲料及冰激凌等。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任何品牌的多元化之路都將以傷害既有品牌為代價。星巴克logo 剔除“STARBUCKSCOFFEE”字樣,也許會失去部分挑剔的咖啡消費者。
美國咖啡市場飽和倒逼轉型
事實上,也許星巴克并非不了解多元化可能帶來的傷害,只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其必須邁出這“危險的一步”。
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2008 年到年間, 星巴克在美國的業務嚴重下滑。2009 年第一季度利潤甚至因美國市場的不景氣而下降超過69%。在美國市場,星巴克的門店數已接近飽和,依賴擴張換取業績增長的方式已經失效。
不過, 對星巴克是否會將面包品牌引入中國,近日星巴克中國公司公關部負責人王星蓉表示“目前還沒有具體計劃”。有業內人士評價稱,這是因為其在中國還遠未飽和。
據星巴克公司2012 財年 第二季度數據顯示, 亞太及中國市場凈收入為億美元,比2011 財年第二季度高出32%。
星巴克中國總裁王靜瑛對開店的前景表示樂觀,“未來星巴克的咖啡店將拓展進入更多的二三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