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麗(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組委會秘書長)
金融危機下,我覺得應該鼓勵酒店的經營者、管理者走出國門。20年前,中國政府就提出了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國門的政策,從最開始的勞務合作、技術合作,到現在應該是中國的管理走出去的時候了,特別是中國酒店業管理走出國門的時候。結合我們在海外,尤其是在太平洋地區十幾年的中國酒店業走出國門的經驗,現在走出國門擁有三大優勢:一是投資方面的優勢,從中國的酒店投資業到國外的旅游勝地去投資中國酒店業,占有那里的旅游資源。二是管理走出去。1.可以培養我們自己的酒店管理團隊。2.可以增加當地的就業。我們不能忽視,目前大批中國留學生在海外學習酒店管理專業,但他們很難在國外的酒店謀求到職業成長的機會,如果我們中國的酒店投資商到那些國家去投資,就可以解決當地中國留學生的就業,促進他們的職業成長。三是酒店投資業對中國其他行業在國外投資的拉動作用。比如,酒店供應品、建筑材料,以及施工隊伍、經驗產品的出口都能潛在地拉動其他行業。此外,我們說“以點帶面”,我們投資當地的一個酒店可以帶動中國其他行業在國外的發展。
酒店行業和其他行業還有不同點,走出國門后,通過投資,可以建立幾個特殊平臺。1.中國在國外的高層民間外交平臺。這個平臺是任何其他行業做不到的,各個國家的高層都是到酒店進行消費、聚會,因此,可以說,酒店能提供一個高層民間外交平臺。2.經貿合作平臺。不同業界的人士聚集到酒店,進行經濟貿易合作。3.中國酒店業進入國際各國主流社會的平臺。酒店的管理者通過酒店交流圈能在國外占有一個主流地位。4.各種信息集合的平臺。各界人士都前往酒店消費,這樣,信息可以匯集,從而成為輔助中國在經貿方面的一個渠道。5.向世界各國展示中國的酒店投資和管理實力的舞臺。
因此,我鼓勵大家走出國門。
呂尚懷(香港酒店業協會執行總干事)
自從2008年九月初金融危機正式爆發后,我們協會就啟動了危機管理機制。危機機制主要體現為兩點,一是風險評估。每天,我們同世界的四個主要城市,倫敦、東京、紐約和悉尼保持聯系。我們認為,要了解金融風暴對整個酒店行業的影響,我們需要在這四個主要城市得到信息,因為信息的獲取對風險管理最為重要,我們無法關起門去幻想世界發生了什么。我們通過協會的十幾個會員,分析風險到達的程度,并每天通報全體會員的住房率和房價,從而在現有的機制里發揮作用。我們留意到2008年9—12月份這四個月中,我們平均住房率達85.6%,金融風暴對我們的影響不是十分嚴重。盡管我們的房價跌了約5%,這是對2008年最后一季的影響。2009年前三個月,我們的住房率仍保持在80%以上,房價下跌5-10%。甲型流感爆發以后,我們的住房率跌到60%,房價下跌20%,總收益下跌超過40%。2009年5、6兩個月是最辛苦的。因此,我們得出,金融風暴一點都不可怕。在過去的50年中,我們經歷過不少于十幾次的經濟波動,但是,甲流卻讓我們的總收入跌了超過40%。對此,我們不能低估甲型流感對整個酒店行業的影響。SARS那段時間,整個香港的住房率不到30%,許多酒店一個客人都沒有。酒店行業是靠人氣來維持的。但是金融風暴也好,甲型流感也罷,都會過去,酒店行業仍是一個百年基業。
作為協會,我們給正在建造中的酒店以及計劃建造酒店的經營者提供兩個意見:1.繼續完成本職工作。若要借錢則繼續借,融資不是問題,在香港,大部分資金都是自己的。2.預計建造的酒店也應繼續建造。因為當你建造好酒店之后,金融風暴已成為多年以前的舊事。我們感覺,2009年的第三、四季,房價跌15%,總收益是低于去年約18%,但住房率已經恢復到80%以上。200年的第四季度與2008年相比,雖然只跌百分之十幾,但是與2007年的第四季度相比,還是跌25%。
總之,我認為,在任何的沖擊中,我們不要亂方寸,而要繼續把工作做好。
吳曉燕(天倫國際酒店管理集團董事長)
我所談得可能更微觀一些。我覺得自從進入市場經濟以來,遇到的經濟低谷和經濟高峰都是必然現象。這么多年來,我們也是在跌宕起伏中不斷前進。我認為,就旅游行業的產品而言,對政治、經濟,突發事件的依附性、敏感性很強。因此,作為酒店從業者,我們應該有所準備。
我們需要重視我們的客人,不能因為形勢的不同,或厚待或薄待我們的客人;我們要重視我們的業主,努力做到榮辱不驚;我們要重視我們的員工,員工是我們的中堅力量,會為我們產生最好的經濟效應。因此,不管什么時候,都不能忘掉對員工的培訓;我們要重視我們的質量,特別國內的民營酒店管理集團,應在管理質量、管理體系上不斷加強。個人覺得,這些都是我們的立足之本,我們應把這些工作做好。
最后,我想表達的是,我們要做好準備迎接危機,也要做好準備迎接復興。
主持人:胡建華(中國旅游飯店業協會副會長、海南省飯店業協會副會長、海航酒店集團首席執行官)
酒店是投資密集型的行業,就投資匯報率而言,仍非常低。但是,這幾年由于房地產的飛速發展,整個土地的價格、建筑物的價格增長快速,酒店在資產的增值上,空間很大。許多房地產商都看到了酒店的增值空間,尤其是當地政府與企業的推波助瀾,我們看到,許多地方都在興建五星級酒店。我想問下呂尚懷先生,因房地產的發展而大興酒店,這對酒店行業發展的影響如何,是好還是不好?
呂尚懷(香港酒店業協會執行總干事)
我目前,在寫一篇論文,主要關于為什么盡管酒店行業與航空行業是所有行業盈利最低的三個行業中的兩個行業,卻仍有如此多的人在酒店行業進行大量投資。在這篇論文中,我探索這樣的問題:酒店行業的整體利潤不代表該行業的營業利潤。我們不能說酒店行業的利潤就是我們在資產負債表、盈利表上所看到的,那只是一個虛數。真正的利潤在哪里?有些酒店的經營者認為,賺錢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名聲打出去。這讓我想起一件事,你從農田拿一塊地,蓋一座酒店,隨后酒店周邊30公里內所有的土地都漲價了。這說明什么?說明真正的利潤是拿酒店作為引子,把周邊的土地價格推上來。這何樂而不為呢?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把農村轉變成市鎮,成為將來發展的重點,這對將來的發展與國家的開發都有幫助。這也可以看出,酒店的利潤計算,是需要把酒店周邊的利潤都計算在內。在香港還有一個模式,即蓋好后發展商業樓宇、住宅樓宇和商場,這整個的利潤相當巨大。
主持人:胡建華(中國旅游飯店業協會副會長、海南省飯店業協會副會長、海航酒店集團首席執行官)
我也贊成牛麗秘書長的鼓勵中國酒店的經營者、管理者走出國門。海航酒店集團三年前在比利庫塞爾時收購了三家酒店,相比之下,在國外投資的酒店的回報率和收益比在國內投資的要高。
我們可以想象,再過十幾年、二十幾年,如同奧巴馬來華指定入住美國管理的品牌酒店一樣,中國的元首將指定入住中國在海外管理的品牌酒店。這也成為中國酒店業未來的一個希望和目標。